
現在天氣開始轉暖,很多人出現了起床困難、精神渙散、有氣無力的癥狀,也就是所謂的“春困”。很多人以為,春困是睡眠不足引起的,拼命補覺卻感覺于事無補。春困讓人困意十足,但并非是睡不夠導致,而是人體生理機能隨季節變化,繼而發生相應調節的一種生理現象。
冬季環境溫度較低,人體血管常處于收縮狀態來防止熱量散發,此時大腦的血流量增加,維持機體的生理恒溫和中樞神經系統興奮的信息也增多,因此大腦相對清醒。而春季氣溫回暖后,血管處于舒張狀態,大腦的血流量相對減少,人的精力下降,就容易出現周身乏力、嗜睡癥狀。
1.血氣不足的人,體內陽氣往往跟不上外界陽氣升發的步伐,就很容易出現春困的癥狀;
2.脾氣虛的人容易受濕氣影響,尤其是在外濕加內濕的侵擾下,可加重春困的癥狀。
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,若總是犯困,不僅會影響健康,也會影響到日常的工作、生活。因此容易春困的人群,一定要掌握應對方法,來緩解春困之乏。
1.調整作息
拼命補覺對春困并無益處,起居有常才有利于緩解春困。春天應保持夜臥早起的規律,適當調整睡眠時間,幫助陽氣升發,減輕乏力癥狀。
2.健脾養脾
春季飲食上要少吃酸食,多吃口味甘甜、生津潤肺的食物,有助于健脾養脾,幫助抵御濕邪入侵。健脾利濕的食物有很多,例如山藥、赤小豆、芡實、梨子等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3.多曬太陽
大地回春,應多外出曬曬太陽,也有利于體內陽氣生發。多曬后背,很多經脈和穴位都在后背,曬這里有利于調理臟腑氣血;多曬腿腳,寒從腳下起,曬腳有利于驅走體內的寒氣;適當曬頭頂,頭為諸陽之首,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,也是曬太陽的重點。